產業聯盟引領養豬戶“抱團”發展
核心提示: 采用產業聯盟的方式,把存在一定困難的規模養殖場聯合在一起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增強了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改變了陜南傳統養殖的局面。
楊運早
雙安晟旺豬場
采用產業聯盟的方式,把存在一定困難的規模養殖場聯合在一起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增強了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改變了陜南傳統養殖的局面。
進入2014年,全國豬肉價格反常地進入下降通道,跌至6年來最低點。全國各省生豬價格基本徘徊在12元/公斤左右。降速之快,讓許多原本期待冬至后傳統“好行情”的養殖戶和企業感到恐慌,為了減少損失,一些地區的養豬戶開始拋售,甚至清欄退出。
面對生豬價格“過山車”式的波動,漢陰縣養豬大戶陳濤卻顯得異常平靜。
“過去三年一個漲落周期,現在幾乎年年都有漲有落,如果不是加入到產業聯盟,作為散戶單打獨斗很難抵御價格波動等風險。加入到產業聯盟后,不僅擴大了規模,技術、管理得到更新,也降低了生產成本,提升了效益,增強了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标悵f。
陳濤所說的產業聯盟是陽晨現代農業集團與安康市幾十家規?;B殖企業聯手組建的陽晨生豬產業聯盟,也是陜西省第一個農業產業化聯盟集團。
從虧損到年凈賺30萬
產業聯盟幫養豬戶打了漂亮的翻身仗
2月25日一大早,田書峰就打開電腦查看當天的生豬價格,這是他從春節前每天早晨起床干的第一件事。
2008年,33歲的田書峰看到別人養豬富了起來,于是從西安辭職回到家鄉漢濱區開始了自己的養豬生涯。本想大干一場的他在投產不久就差點血本無歸。
“第一年買回60多頭母豬,因為之前沒有任何經驗,當豬崽越來越多,豬舍卻成了問題,加之缺乏對豬群的管理,一年下來不但沒掙到錢,反而虧了本。隨后的幾年不是因為技術問題就是因為資金短缺,多年打工的積蓄幾乎都賠了進去?!碧飼寤貞浾f。
就在他對養豬行業快要失望的時候,2011年,陽晨集團和安康幾十家規?;B殖企業聯手組建了陽晨生豬產業聯盟,在朋友的介紹下,11月份,他加入該聯盟。
針對田書鋒養殖場面臨的問題,陽晨集團下派專家對其進行技術指導,并安排專門的場長協助發展。
有了技術指導和場長協助,當年田書鋒的養殖場就取得10多萬元的利潤。
“現在存欄母豬達到了200多頭,年利潤在30萬元左右?!碧飼h介紹。
作為養豬“老戶”的陳濤在加入聯盟前共存欄340頭豬,一直想擴大規模的他卻因資金問題無法實現。
“養豬是高風險行業,養殖規模小,資金、技術跟不上,發展就會緩慢。養了多年豬,很清楚養殖場到了一定規模,反倒面臨的風險越低。很多信息表明,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政策紅利都明顯倒向了規?;B殖企業,那些效率不高、管理能力弱的養豬場遲早要被市場淘汰出局?!标悵f。
2012年,加入聯盟后,陳濤從陽晨集團順利融資到400萬元,并得到了技術和人才支持。
“因為土地是流轉來的,之前連10萬元都貸不到,沒想到短短幾天時間,陽晨集團就圓了我的夢想?,F在我的豬場存欄1700多頭豬,預計今年能出欄3000多頭?!标悵榻B。
和田書鋒、陳濤一樣,漢陰縣的劉啟超對當初加入聯盟倍感慶幸。
2011年3月,因為缺乏經驗,劉啟超豬場里的豬集體出現疫情,雖然請了當地的獸醫進行診治,但毫無起色,幾天時間死亡大小生豬1000余頭,眼看著將要出欄的豬一頭接一頭被抬出埋掉,劉啟超感覺天都要塌了下來,這些豬可是他積攢了多年的積蓄和借貸來的錢??!在一位同行的建議下,劉啟超加入到陽晨產業聯盟,在陽晨集團專家的診治下,養殖場里剩下的豬在一夜之間全好了,避免了更大的損失。隨后,在專家建議下,劉啟超的養殖場在生產管理、設施上嚴格按照標準化進行了重建,豬場再未發生疫病。
如今,劉啟超的養豬場占地58畝,年出欄量14000多萬頭,成為漢陰縣規模最大的養豬場。
“‘豬周期’這樣的市場規律在我們加入到產業聯盟后就被打破了,雖然市場波動大,但規?;B殖的抗風險能力比較強,對于我們這些加入到聯盟的養殖戶來說,有了資源,更有了保障,掙錢是遲早的事?!眲⒊瑢︷B豬的前景充滿了信心。
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五地市養殖戶爭相加盟
安康是一個具有傳統養豬習慣的生豬大市,大體經歷了“以食為主——盈余賺錢—— 形成產業——促進聯盟”四個階段。近年來安康市委、市政府作出把養豬生產作為調整農村經濟結構,促進農民增收的重大決策,并堅持走“面向市場、政策激勵、強村大戶、典型帶動”的發展之路,生豬產業生產經營方式由適度規模養殖轉化為強村大戶發展、千頭規模豬場和萬頭規模標準化豬場建設。
然而,由于生豬養殖組織化程度較低、沒有形成合理的產業化鏈條,單一的組織形式、個體的利益驅使、粗放養殖、無序競爭導致了整個產業效益下滑,加之生豬市場頻繁波動,大量豬舍閑置,日漸增加的養殖場停產半停產甚至倒閉關門,嚴重威脅到安康生豬養殖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安康市農業局副局長魯延柱說,安康生豬產業發展到現階段,要想進一步做大做強,也面臨著一定困難,由于國家項目不足,地方財政資金匱乏,企業現有資金緊缺,導致一批有基礎,想發展的規模養豬場在資金、技術、管理、市場等重要環節出現了斷檔,養豬場生產經營舉步維艱。每當“豬周期”來襲,散養戶虧的最狠,血本無歸的情況時常出現。如何挖掘現有生產潛能,提高養殖企業生產效益,是呈現在農業部門面前的一項艱巨任務。
2011年9月,擁有一定資金、技術和銷售平臺的陽晨集團,瞄準了市場發展這一現狀,為引領全市生豬養殖,提升全市生豬規?;?、標準化、集約化、專業化生產水平,實現龍頭企業和規模養殖場雙方共贏。陽晨集團依托自己在良種繁育、飼料生產、技術資源、資金、管理團隊、市場營銷等各方面的優勢,采用“統一管理、統一技術、統一融資、統一物資、統一銷售?!钡姆绞?,以大帶小、以強帶弱,把存在一定困難的規模養殖場聯合在一起成立了陽晨產業聯盟,實行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產業聯盟在安康屬于新生事物,養殖企業能否得到實惠?能否打破安康生豬養殖現狀的瓶頸,成立之初,除了養殖企業,甚至一些政府官員對此都持懷疑態度?!标柍考瘓F董事長楊運早說。
為了讓大家了解和接受產業聯盟,陽晨集團從北京、上海、西安等地請來專家上門講解,安康市農業局也為此專題安排部署。隨著對產業聯盟逐漸了解,一些處在困境中的養殖企業在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下“小心翼翼”地加入進來。
作為首批加入聯盟的劉啟超說:“加入聯盟前我根本沒想過這一步路救了我的命,從面臨血本無歸到擴大了規模,簡直和做夢一樣。特別是養豬行業貸款很不容易,2009年我在銀行貸款100萬,縣委書記在養豬場召開辦公會,3個多月才辦到貸款。2011年9月,我通過陽晨產業聯盟申請200萬元貸款,只拿貸款資金明細表,當天貸款就批了下來?!?/p>
看到加入聯盟的養殖戶紛紛走出困境,同樣面臨困難的其他養豬戶開始爭先加入。2012年底,加入到產業聯盟的養殖戶就達到了40多戶。截至目前,陽晨產業聯盟共吸納養殖企業83家,2014年計劃新增60家,區域主要涉及安康十縣區、寶雞、渭南、咸陽、漢中。聯盟企業的生產規模、生產水平、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能力等較加盟前有了大幅度提高。
打破養殖業瓶頸
行業效益整體大幅提升
2012年底,省農業廳在對陽晨產業聯盟進調研報告中認為,“大龍頭”的強勢帶動,是產業聯盟在形成及運行中的突出特點。報告稱,陽晨產業聯盟是以畜牧養殖骨干企業陽晨牧業為龍頭,在共同制定的行業發展規劃指導下,充分發揮其在資金、技術、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優勢,為聯盟企業(場)擔保解決發展資金,并及時提供種豬、技術、人才、信息、飼料、物流等服務,有效降低了聯盟成員的生產成本,穩步提升了養豬效益,增強了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好地發揮了龍頭示范帶動作用。
楊運早介紹,陽晨產業聯盟將傳統的“公司+農戶”組織模式演化提升為“龍頭企業+規模養殖場”模式,以安康市陽晨集團為核心,吸引帶動周邊規模養豬場,為入盟場戶統一提供資金統籌、技術指導、市場營銷、生產管理、物資供應等服務,使各聯盟企業和場戶成為聯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推動區域產業集群形成與發展,提高產業經濟規模和核心競爭力。
據了解,陽晨產業聯盟核心是統一銷售,關鍵是融資,重點是技術、管理和物資供給三項服務。這三項服務中,物資由陽晨集團提供自己研發的富硒飼料和核心育種場的優質種仔豬,同時提供規范化企業管理。聯盟戶在得到這三項服務的同時,還得到陽晨集團“統一貸款”的融資幫助,解決了流動資金緊缺問題。接下來就是精心養殖,把養好的豬賣出去,而陽晨恰恰又解決了“統一銷售”的問題,實現了放心養殖、訂單養殖的目的。這一個產業鏈的形成和演變過程,“統一銷售”就扮演了整個過程的核心,聯盟戶所養的豬全部由陽晨來銷售。
據介紹,陽晨產業聯盟成立了專門的管理機構,下設運營中心、生產技術中心、財務管理中心、營銷中心四個職能部門,對加盟戶生豬產銷經營全過程實行統一科學管理。針對聯盟企業發展資金普遍不足的問題,陽晨產業聯盟實行資金統籌,解決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的資金難題。
鑒于陽晨集團與其他聯盟成員普遍存在反擔保關系,通過協商,為監管各聯盟成員的資金收支,對貸款資金進行有效的風險控制,陽晨產業聯盟成立了會計核算中心,統一制定財務管理制度、成本核算辦法、資金支付流程,為各聯盟成員提供各種會計服務,規范了財務管理,降低了單個成員的成本。
“有了這樣的監管,我們這些養殖戶就不會盲目擴大規模,避免了投資風險,心里永遠有一本清楚的賬本?!标悵f。
除此之外,產業聯盟對加盟企業逐戶統一編制生產計劃,制定飼養管理程序、操作規程,擬定豬場管理制度、物資采購使用制度,同時制定統一生產報表,并向聯盟場戶選派一名技術場長,實行嚴格的績效考核。產業聯盟還依據市場行情制定統一的產品銷售價格和質量標準,尤其在市場行情低迷時,以最低保護價收購并出售。
目前,安康現有千頭養殖場達到了573戶,加之外出打工返鄉人員,房地產商,開礦老板均面對產業聯盟的吸引,紛紛看上了養豬產業的發展,一場轟轟烈烈地規模場建設和規模場擴張活動正在進行。平利縣浮林源牧業有限公司、旬陽縣金農牧業公司、山農牧業有限公司等15個新型萬頭養豬場已全面竣工投產。